產後沈浸在迎接新生兒喜悅的同時,對於自己身體的復原狀況也
輕忽不得,觀察惡露,就是瞭解自己身體復原狀況的最佳指標。

產後媽咪的陰道會流出類似經期的血,但量稍微多一點,這就是
所謂的「惡露」。
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憲銘表示,
寶寶出生後,胎盤也會立即娩出子宮外,但子宮內膜的碎片、
上皮細胞、紅血球、白血球、部分的胎盤組織等,會在產後數天
內慢慢脫落,並且經由陰道流出體外,因而產生惡露。

惡露的顏色、量會隨著產後時間的長短而有所變化。
台安醫院婦產科病房護理長陳琇麗指出,產後
24小時內,
惡露量最多,大約
1個小時就需更換1次棉墊,每次更換棉墊時,
不妨觀察一下惡露量,一般來說,正常的惡露量大概占棉墊三分
之一的面積。反之,若
1小時內更換23次的棉墊,甚至次數
更多,且棉墊全濕,即代表惡露量過多,可能有產後大出血的危險。


產後
13
天:
子宮所排出的惡露,主要的成分血液及少部分的
黏液
,這些黏液的來源,主要是胎盤著床的位置上一些殘留的
組織所組成,也可能帶有一些殘留的胎膜或胎盤的碎片,
其顏色呈鮮紅色,稱為「鮮紅惡露」。


產後
57
天:
惡露量會逐漸變少,顏色變成粉紅色,或是帶有血絲的分泌物,
稱為「漿液性惡露」。

產後7~14天:

惡露已經慢慢變為黃色或白色,稱為「白色惡露」。
吳憲銘醫師表示,惡露持續的時間,會依每個產婦體質而定,
多數的產婦於產後
12週後惡露會慢慢的消失,有些產婦的
惡露則可能會持續約
46週左右。



◎至於自然產剖腹產的惡露是否有差異呢?
吳憲銘醫師指出,通常自然產產婦的惡露是自行排出,因此惡露
量比較多
剖腹產產婦因醫師會在寶寶娩出時,一併將子宮內的
血塊、胎盤、胎膜等清除乾淨,
惡露量比自然產產婦要來得少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剖腹產產婦在產後
1014天左右,惡露量可能
會突然變多,這是因手術後子宮傷口的血塊在此時才溶解,
只要沒有合併其他異常症狀,就毋須擔憂。

延伸閱讀「產後各階段惡露變化表」:http://www.uho.com.tw/sex.asp?aid=9767

本文載自:http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?aid=9767

新聞來源:優活健康資訊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莎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