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忽冷忽熱,出現流鼻涕、咳嗽等不適症狀的病童增多。但其實,有些病童是家長「過度疼愛」惹的禍。
日前有一位母親帶小朋友到門診就醫,孩子除了穿外套、棉背心、毛衣,還用圍巾包得圓滾滾,出汗了再吹風,就容易受風寒。
自古流傳「要使小兒安,需得三分飢與寒」的諺語,富有老祖宗的養生智慧,提醒我們「小兒無凍餓之患,有飽暖之災」。
事實上,小朋友對於天冷的耐受能力比大人還要好,因在嬰幼兒時期,體內存在大量的「棕色脂肪」;「棕色脂肪」的功能就是大量產熱,提供嬰幼兒溫暖。這種脂肪隨著年紀增長,會逐漸退化,最後只剩頸部、鎖骨上方、脊椎兩旁等部位還存在。
在中醫的概念中,小朋友是屬於純陽之體,除了象徵蓬勃發展、旺盛的生命力,同時也代表了他們的身體屬性比較偏向「陽、熱」的狀態。因此,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其實小朋友們不宜穿著過多、過於厚重,這樣反會使小朋友流汗;汗出毛孔開,若此時冷風趁虛而入,感冒的機率大增。
另外,小朋友的身體器官都處在未成熟、還在發育的階段,胃腸功能也是如此,所以不該暴飲暴食,一直吃甜點、零食。較適宜餵養小朋友的方式是定時定量,注意營養均衡攝取,食用米飯、雞、魚、胡蘿蔔、菠菜等,少吃難消化的食物(如︰冰品、燒烤油炸食物、巧克力、咖哩)。
對於平常胃口差或排便不順利,時常糞便成顆粒狀乾硬的小朋友,可使用穴道按摩,以獲腸胃機能的改善。
◎按摩方法如下:
●將雙手搓熱,按摩肚臍周圍,以順時針方向緩慢輕按5至10次。因腹部有許多和腸胃蠕動相關的穴道,常按摩可幫助消化(圖1)。
●合谷:手背第1至第2掌骨間,第2掌骨偏拇指側的中點處,為拇、食指併攏,肌肉隆起最高點處(圖2)。
●足三里:位於外側膝關節髕骨(膝蓋骨)下,髕骨韌帶外側凹陷直下4橫指,然後再由脛骨旁往外量一橫拇指的地方(圖3)。
(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)
本文載自~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mar/2/today-health5.htm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