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.臨産前的可靠徵兆---見紅

預産期到了,孩子什麽時候開始敲響出世的"大門"?這將 時時牽挂著孕婦和其家屬的心!這確實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, 否則,也會給孕婦及胎兒帶來不少的麻煩,甚至危害産婦和嬰兒的健康,甚者危及生命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經常聽到某某産婦將孩子生在 路上、生在廁所裏,或者在路上出現分娩症狀,群衆見危相助的感人情景。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孕婦不能及時掌握分娩前的徵兆,而導致了上述不利情況的發生。

孕婦爲什麽不能適時掌握分娩前的徵兆?首先是孕婦自己的粗心大意。她們認爲現代的醫療技術發達,特別是城市裏的醫院多,醫務人員多,臨産時再去醫院也來得及。這種想法是不對的,因爲孕婦一旦臨産,身體將發生極大的變化,特別是一陣緊似一陣的宮縮,將使孕婦疼痛難忍,同時由於身邊沒 有親屬的照料,心理負擔加重,這對孕婦的分娩極爲不利,而且由於劇烈的疼痛,産婦已難以照料自己,甚至難以行動,如 沒有過路群衆的幫助,其境況更爲難堪。

爲了避免難堪的局面,孕婦如已到了預産期最好不要輕意外出。同時家中要留人看護,要特別避免孕婦臨産時,家中沒人的現象。因爲孕婦臨産的時候,不論是擠公共汽車還是要 單位或出租小汽車,都需要正常的人去奔走和照料。

如果條件允許的話,最好在臨産前幾天便住進醫院。 那麽什麽時候是分娩前的最可靠的徵兆呢?在分娩前24 ~48小時內,子宮頸口開始活動,使子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 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,毛細血管破裂而經陰道排出少量血,並與宮頸管內的粘液相混而排出,這種陰道流出的血性粘液便 是我們俗稱的“見紅”,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可靠徵象,因此 孕婦在預産期已到,並已有不規律宮縮的時候,應及時的發現 這種徵兆,特別發現靠陰道口的短褲處有潮濕不適之感時,應立即查看短褲上有否這種血性分泌物。如有則應刻不容緩地 去婦産科醫院,以防不測。

有些情況也可造成陰道出血。例如,妊娠晚期或臨産時, 發生無痛性反復出血是前置胎盤的主要症狀。出血是由於妊 娠晚期或臨産後子宮下段逐漸伸展,子宮頸管消失,子宮頸口 擴張,而附著于子宮下段或子宮頸口的胎盤不能相應地伸展, 以致前置部分的胎盤自其附著處剝離,使血管破裂而引起出 血、這種情況便不是分娩前兆,應注意鑒別。但一般來說,産前 檢查正常,平時又無異常情況,到了預産期,並曾有過不規律宮縮,這時如發現陰道流出血性粘液,均是臨産前的可靠徵兆。


20.當你分娩的時候

分娩是孕婦最痛苦的時候,當産婦和自己的孩子見面時, 又是最幸福的時候。那麽産婦應做好哪些準備來迎接最痛苦 和最幸福的時候呢? 分娩是懷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。整個分娩過程是由有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,直到胎盤娩出爲止。一般初産婦約需 13~17個小時。

分娩分爲三個階段。 第一階段,就是第一産程。從子宮頸開始擴張至子宮頸口完全擴張開,初産婦一般需要12~16個小時。開始時子宮收 縮時間持續20~30秒,間隔10至15分鐘。以後宮縮時間逐 漸加長,間隔時間縮短,宮口逐漸開大。在這一産程中,孕婦應照常吃些高熱量的液體或半流質食物。

在我國有一良好的傳 統習慣,這就是産婦在臨産前要吃一些紅糖水加雞蛋、雞棗 湯、桂園湯等營養豐富,熱量高的食物,這是一種很好的營養 與熱量的補充方法,因爲産婦分娩順利與否,除了胎兒大小, 胎位如何,骨盆大小及形態的因素以外,還有一個很重要並起 決走性的因素,這就是産力。所謂産力即指子宮肌肉和腹肌的 收縮力而言,子宮收縮需要一定的能量。據實驗表明,每一次 子宮收縮所需要的能量相當正常人上一層樓梯。而一個初産 婦平均産程需要8~16小時,按臨産後正常的子宮收縮爲3 ~5分鐘一次計算,一個初産婦在整個産程宮縮約200次左 右,也就是說相當正常人走200多層樓梯,可見其消耗能量之 大。因此,增加一定量的熱能以補充體力消耗是很有必要的。

對不能進食者,應給予10%的葡萄糖液500~1000毫升靜脈 滴注,內加維生素C 500毫克。另外産婦經過一段時間熟睡, 改善全身狀態後,也能使體力恢復,子宮收縮力轉強。如若做 不到産婦臨産後和産程中及時補充營養和熱量,勢必影響産 力的正常發揮,使産婦過於疲勞,導致産程延長,給産婦和未 出世的孩子帶來不利。巧克力是由奶油或牛奶、白糖、可可粉 等精製而成的營養豐富、熱量較高的食品。因此,産婦在臨産後和産程中吃些巧克力,無疑是一種簡便、易行、增強産力的方法。

如果胎膜未破,孕婦不要總躺在床上,可在室內走動。若胎膜已破,宮縮加強,則應臥床休息。用溫肥皂水灌腸及排空 膀膚,可清除糞便,排出積氣,促進腸蠕動,刺激子宮收縮。脹 滿的膀胱能影響子宮收縮,排空膀胱(小便)能增寬産道,促進 子宮收縮。自然排尿困難者,應予以誘導法排尿,無效者應予 導尿。這有利於胎兒的頭部下降和避免分娩時糞便的污染。

第二個階段即第二産程。此産程是從子宮頸口開全到胎兒娩出。這個階段初産婦約需一個小時。在這期間子宮收縮 更爲頻繁而強烈,胎膜破裂,羊水流出,這就是所謂的“破水”, 胎頭由子宮進入陰道。

因胎頭壓迫直腸,産婦有要排大便的感覺;這時産婦應先吸二口氣,然後隨著宮縮向下用力,靠迸氣 增加腹壓來逼出胎兒,是加速分娩的重要做法。宮縮停止後就 休息、産婦應盡可能的不要亂喊或亂動,以免消耗體力。産婦在産床上的有利姿勢是:平臥,兩
腿屈曲,足蹬在産床上,兩手拉住産床的把手,然後隨著陣縮的加強向下迸氣。

第三階段即是第三個産程。在胎兒娩出後大約5~15分 鍾,子宮再次收縮,娩出胎盤。

如果胎兒確實難以從陰道娩出,例如骨盆狹窄、胎兒過大或胎位異常、宮縮乏力及妊娠合併心臟病等的孕婦最好採用剖腹産的辦法,這對孕婦的健康、胎兒的平安都十分有利。

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,爲孕婦平安分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,相信在醫生、孕婦的共同努力配合下,孕婦會平安地度過 分娩這一關,迎來她們思念許久的“小太陽”。

21.關於孕婦用藥的問題

孕婦用藥是一個值得人們關注的問題。對於孕婦來說,一個人用藥,等於兩個人接受藥物的作用,胎兒成了被動的用藥者。藥 物可以一方面通過胎盤直接影響胎兒;另一方面通過母體發生變 化而間接影響胎兒。因此研究孕期合理用藥,對保障孕婦的安全, 維護胎兒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,具有重要意義。

婦女懷孕以後,在整個妊娠期間,母體各系統發生生理變化, 稍不小心容易患一些疾病。爲了保證母胎健康,必須及時採用藥物治療。另外有一些孕婦,懷孕前已患病,孕期仍需繼續治療,或爲了防止母親的疾病影響胎兒,亦需要用藥物治療。如果妊娠中胎兒和母體發生異常情況,或分娩前後必須作某些處置時,也常常需要用藥。

事實上,在孕期合理用藥,能使流産、早産和死胎減少,新生兒 和孕産婦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降低。有的藥物還能對抗致畸 物質的致畸作用。

不可否認,如果孕期用藥不合理,就能引起許多不良後果,甚至造成嚴重危害。

所以,孕婦妊娠期用藥,必須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


22.孕期用藥對胎兒的影響

大劑量藥物均具有一定的毒性,如應用不當,則容易發生不良反應。因此孕婦用藥更應謹慎。

早孕期胎兒正在發育中,各器官尚未發育健全,功能尚未建立 或完善,不能很好地對藥物進行分解、代謝,因此容易在體內大量 蓄積,致藥物中毒,甚至影響器官的發育,有導致畸形的危險,如:“反應停”可使胎兒發生短肢畸形和外耳缺損,腦神經麻痹等。

妊娠中期各內臟系統雖已基本形成,但對某些藥物的解毒功能依然不足。

妊娠晚期因爲胎盤變薄利於藥物的轉輸,如孕婦用磺胺類藥物,可在胎兒體內積蓄,加重新生兒黃疸。

雖然爲了預防和減少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,孕期用藥應慎重。但爲了治療,合理用藥是必要的。應根據病情,按照醫生囑咐,用藥恰當,有利於母胎健康。如果需要而拒不服藥,則疾病發 展會對母體和胎兒帶來不利影響,甚至造成危害。用藥原則是:正確處理疾病及用藥,力爭治好病又不影響胎兒。


23.圍産期保健

圍産期是指懷孕28周到產後一周這一分娩前後的重要時期。 圍産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嬰兒及母親的發病率和死亡率。

圍産期內,孕婦易得一些與懷孕有關的疾病,這些疾病不僅會影響孕婦的健康,也會影響胎兒,當新生兒一聲長啼,不少人以爲 萬事大吉了,注意力都轉移到母親的保健上來了。其實,剛出生頭幾天嬰兒的保健更應特別注意,這一階段,新生兒爲適應獨立生活的需要,體內發生一系列重大生理變化,尤其對於早産兒、低體 重兒或某些有缺陷的嬰兒來說,如果得到精心護理或治療得當,不僅可以存活,而且可以防止對今後生長發育的影響,後遺症會大大減少。

所以,對新生兒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,對新生兒的缺陷、疾病要儘早、及時發現,任何延誤都十分危險。

新生兒的餵養十分重要,出生後半個小時即可餵奶,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食物。

24.產後發熱是怎麽回事?

有些産婦產後10余天內經常出現發熱的現象,産婦心裏很不安定,這是怎麽回事呢?這是由於致病細菌侵襲產後子宮 內的創面並擴散到生殖器官或盆腔其他部位,引起的炎症反應。 妊娠後期性交,不注意衛生,胎膜早破,分娩前或分娩時多次 陰道操作,産道損傷以及健康狀況差,如營養不良、貧血等都易造成這種炎症反應而引起發燒的現象。

當會陰、外陰、陰道、宮頸等部門由於裂傷未進行縫合者, 必然招致局部感染。個別縫合者也可發生感染,使傷口呈現 紅、腫,甚至化膿、裂開,嚴重者整個外陰呈現水腫。產後數小 時至數日,致病菌侵入子宮內膜也可形成子宮內膜炎,子宮肌 炎、患者常于產後數天內出現發熱、下腹疼、惡露增多、味臭、下腹壓痛。如已形成膿腫,治療效果不佳,甚至藥物不能控制。

另外,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、腹膜炎、腹栓塞性靜脈炎、急性輸 卵管炎都可引起產後發熱的現象。特別是感染性靜脈炎累及 股靜脈者,患者的患肢腫脹、變粗、皮膚發白、下肢疼痛明顯,也就是人們稱謂的“股白腫”。

對於這類患者的感染,皆需應用抗菌素,由於炎症多爲厭氧與親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,可根據不同的細菌採用有效的 藥物治療。例如厭氧菌感染可用林可黴素、氯潔黴素、滅滴靈、 青黴素、卡那黴素、慶大黴素、紅黴素等。

對嚴重感染者靜脈給藥效果好;對中毒症狀嚴重者,短期加用可的松類藥物是有益的。對外陰、陰道局部感染者還可根據情況採取熱敷、及時引流等方法治療。腹膜炎腹腔有膿液者必須做剖腹探查和引流, 多處有膿竈處也應仔細一一排膿。

上呼吸道感染、腎盂腎炎、乳腺炎等也可使分娩後的産婦 發生高熱的症狀,應注意與這些疾病的鑒別。 患病會給患者身體、精神、經濟、生活和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和痛苦。治療又是被動的
手段。最理想的是防患於未然,不得病。

具體預防措施是貫徹保健措施,加強孕婦體質。注意産 前衛生,正確處理分娩,嚴格執行無菌操作,縫合會陰切口要恢復正常的解剖關係。産褥期加強護理,注意衛生。


25.產後出血怎樣防治

一般産婦在分娩24小時後,都會有少量的血性物質從陰 道裏流出來的,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己注意衛生,會漸漸 消失。但個別産婦在產後5~6天,仍從子宮大量出血,這便是 不正常的現象了,這種晚期出血應引起高度重視。

分娩後,胎盤附著面的蛻膜血管內血栓形成,這爲子宮復原的生理過程,一般于3周後栓塞逐漸纖維化,完全阻塞管腔。如發生感染,局部不能如期復原,血栓溶解脫落,血竇重新開放,可發生大出血。

如果分娩時處理不當,部分胎盤小葉、胎膜、蛻膜殘留在宮腔內,經過一定時期後,壞死脫落,使附著的 血管裸露或蛻膜長時間殘留在宮腔內,都可影響子宮的如期 復原而致產後大出血,一般多發生在分娩後數日至20天內。

殘留的胎盤組織壞死,引起纖維素沈積而形成的息肉狀 物,可影響該部分胎盤附著處復原,發生子宮出血。子宮粘膜 下肌瘤,產後子宮滋養細胞瘤等也可引起產後出血。

剖宮産時,由於縫合過密,特別在角部,容易影響血運而發生壞死,可造成嚴重子宮出血。也可由於子宮切口對合不 好,引致感染壞死,發生大出血。在剖宮産日益增多的情況下 此類情況應特別引起注意。

產後出血多發生在分娩後數日,甚至二三十天之後,剖腹 産之後的出血者甚至可發生在産褥末期,表現多爲急性反復 出現的大出血。胎盤、胎膜、胎盤息肉所致的大出血在發生之 前可先延續有小量陰道出血,惡露增多,但一般無腹痛症狀,失血過多過急,可致休克,應引起高度注意。

對於產後出血的治療應依病因而定。子宮復原不良者,除 刮宮外,應予子宮收縮藥物。無休克者應立即刮宮。刮出物不 論是胎盤組織還是壞死蛻膜組織,均應做組織學檢查,術後予以子宮收縮藥物,並密切觀察病人。

對術後仍有多量出血,尤其反復出血者,應迅速在病人情況許可下做子宮切除術,術後仔細檢查子宮出血原因。剖膜產後出血者多系創口感染未愈,血管破裂,故常需切除子宮。處理前後應給予抗感染藥物。

爲了預防產後出血,在胎盤娩出後,必須進行仔細檢查胎 盤或胎膜有無殘留,胎膜邊緣有無斷裂的血管殘痕,如有,應在當時取出。剖宮産的子宮切口必須看清楚切緣出血點,結紮後再縫合子宮。縫合鬆緊、間隔要適當,不可過緊過密。有感 染可能者應予以預防性抗炎治療。對於產後出血的婦女,最重 要的是不能粗心大意,不能單純認爲出血是產後的正常現象。

當發現有出血現象時,除了注意衛生,預防由於不衛生造成的 感染外,應及時去醫院診治,以防不測。

26.破除舊習防中暑

舊的習俗認爲產後怕“受風”,有些孕婦在產後,手指關節 和手腕關節往往疼痛,並且經久不愈,不少人也認爲這是“坐 月子”時受風所致。因此,産婦雖暑天分娩,仍穿著長衣長褲, 住室門窗緊閉,致使室內溫度、濕度升高,使産婦體溫不能消 散而逐漸升高,而發生産褥中暑的現象。

産褥中暑是產後産婦體質虛弱而又受高溫、高濕環境的影響,以致中樞性體溫調節發生障礙産生的急性熱病。開始時 感到口渴、尿頻、多汗、噁心、頭暈、全身無力、胸悶、心慌等。此 時如能改變衣著,置於通風良好及涼爽的室內,補充水和鹽, 産婦情況可很快改善。但若不及時處理,則體溫上升,面色 潮紅、胸悶加重,皮膚轉爲乾燥,出現汗疹。

再未處理,體溫繼 續上升,可達攝氏40度以上,出現昏迷、諺妄、嘔吐、腹瀉、面色蒼 白、脈搏加快微細、血壓下降、瞳孔縮小。此時若再不搶救;在數小時內將出現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,即或搶救後生存,也可能由於中樞神經損害,而留下嚴重的後遺症。

從發病季節,産婦所處環境、衣著及臨床表現過程診斷産 褥中暑並不難,但需與産褥感染相鑒別。如爲科學接生,又無産褥感染體征,一般可排除外感染。其他發熱原因如肺炎、泌尿 系感染、乳腺炎各有特徵,如不處於中暑的條件下,也不難鑒別。

昏迷時應與中毒性菌痢、腦炎等鑒別。至於有些孕婦在產後發生手指關節和手腕關節疼痛,這往往由於婦女在月子 裏,由於體內的雌激素和泌乳素等內分泌激素增加,常使肌 肉、肌腱的彈性和力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關節囊和關節附近 的韌帶也會出現張力下降,引起關節鬆弛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産婦不很好地休息,經常洗刷尿布以及做家務,尤其是經常接觸冷水等,更易誘發手疼、關節疼。

産褥中暑的治療原則爲迅速改善高熱不透風的環境,降 溫、糾正酸中毒的休克,打開門窗,脫去過多的衣著。如情況允 許,應將患者遷往通風條件好,涼快些的房間。同時實行物理 降溫,用冰水、井水或上述水加酒精浸濕全身,並在頭、腋窩、腹股溝等處放置冰袋,同時對患者扇風,爭取在短時間內將體溫降至攝氏38度左右

。藥物降溫可用氯丙嗓、冬眠1號合劑、輸 液、輸血漿等治療。如發生心力衰竭、呼吸衰竭等,則應立即對 症采敢
搶救措施。

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許多舊習往往是導致産褥中暑的重要 原因。在炎熱的夏季,即使正常人也酷暑難熬,何況産婦,所以應重視產後中暑的預防,進行產後衛生宣教,破除舊習,盡可能改善產後婦女的居住條件,使之通風,室內溫度應適宜。
27.產後母體將發生哪些變化?

現在你可以稱爲一位真正的母親,可以享受懷抱嬰兒的 喜悅了。那麽你知道自己的身體在這個時期將發生哪些變化 嗎?從胎盤娩出至産婦全身各器官(乳腺例外)恢復至正常非 孕狀態所需時間稱爲産褥期,一般爲6周。産褥期內,以生殖 器官和乳房的變化最爲顯著。但前者爲復原,後者爲進一步發育。

産褥期內子宮的變化最大,它將從胎盤剛娩出後的狀態 逐漸恢復至妊娠前子宮大小的水平。産褥第一天,子宮底平 臍,以後每日下降1~2釐米。產後1周,子宮約似妊娠12周大,在恥骨聯合上可捫及。產後10天,子宮下降至內盆內,腹 部檢查捫不到子宮底。產後6周,子宮恢復正常非孕期大。其 重量也相應由分娩結束時的1000克左右降至接近非孕期的 50克左右。

隨著子宮內膜,特別是胎盤附著處內膜的脫落和修復,產後有含血液、壞死蛻膜組織等血性物經陰道排出,稱爲惡露。 紅色惡露量多、色鮮紅,含大量血液,還有小血塊及壞死的蛻 膜組織。漿性惡露色淡紅似漿液,內含少量血液,但有較多的 壞死蛻膜、宮頸粘液、陰道排出液及細菌。白色惡露含大量白 細胞、退化蛻膜、表皮細胞及細菌,粘稠而色澤較白。

正常惡露有血腥味,但不臭,一般血性惡露持續約1周, 以後逐漸變成漿性,約2周後轉爲白色惡露。白色惡露可持續 2~3周。在産褥晚期,仍有少量紅色惡露出現,仍屬正常。如產後子宮復原不佳,惡露增多且持續時間延長,有臭味時,爲 宮腔內有胎盤、胎膜殘留或宮腔感染所致。

分娩後陰道擴大,陰道壁肌肉鬆弛,張力低,陰道粘膜皺壁會因過度伸展而消失。産褥期內陰道壁肌張力逐漸恢復,但不能完全達到孕前水平。粘膜皺壁約在產後3周左右開始重 新出現。

產後外陰輕度水腫,約在2~3天內自行消失。會陰部的 輕度裂傷或會陰切口約在4~5天內癒合。處女膜在分娩時被 撕裂,僅留有粘膜殘痕。

我們再談談乳房的變化。哺乳期的乳房發育除有內分泌 激素的參與外,還取決於哺乳時嬰兒對乳頭的吮吸刺激,由乳 頭而來的感覺信號經傳入神經纖維抵達丘腦下部,以至垂體生乳激素釋放而促進乳汁分泌。吮吸動作還可反射性引起垂體 後葉釋放催産素,它將刺激乳腺和腺管的肌上皮細胞收縮,以促進乳汁的流出。産婦的營養、睡眠和精神狀況、健康狀況也將影響乳汁的分泌。

產後最初2~3天,乳房極度膨脹,靜脈充盈,壓痛明顯,此時僅有少量初乳分泌。初乳爲渾濁的淡黃色液體,內含豐富的營養成分,爲新生兒理想的天然早期食物。產後4天乳房開始分泌乳汁。因母乳中含有抵禦疾病的抗體,因而採用母乳 餵養的嬰兒腸道感染的機會少。

產後2~3天內,由於大量血液從子宮進入體循環,以及妊娠期間過多的組織間液的回吸收,致使血容量上升,使心臟 負擔加重。一般在產後3~6周恢復至孕前水平。

在妊娠期,腎盂、腎盞及輸尿管均有生理性擴張。一般需 3個月可恢復正常。由於妊娠期體內留的大量水分均在産 後數天由腎臟排出,故尿量明顯增加。

未哺乳婦女均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;哺乳婦女可于4~6個月左右恢復排卵。故哺乳期婦女有受孕的可能。

腹壁皮膚受子宮膨脹的影響,肌纖維增生,彈力纖維斷 裂,產後腹壁鬆弛,至少6周後方能恢復。妊娠時出現的下腹正中線色素沈著在産褥期逐漸消退,腹壁原有的紫紅色妊娠紋變白,成爲永久性的白色舊妊娠紋,它將永遠地證明你曾履行過做母親的偉大職責。

28.產後觀察和護理

産褥期內母體各系統的解剖和生理改變很大,特別是子宮內的創面,乳房分泌功能旺盛,母親分娩及產後照料哺乳嬰 兒的過度疲勞,易發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況,爲保證母嬰身體 健康,詳細觀察産褥期改變,進行衛生指導,並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是非常必要的。 

產後應每日測量一次體溫、脈博、呼吸和血壓。產後最初 24小時內,由於分娩時體力消耗較大,體溫可略升高,但不超 過攝氏38度。產後初期迴圈血量有適應性的變化,但心博量未迅 速下降,故在產後7~10天有反射性心率減慢,至60~70次/ 分。產後腹壓降低,隔肌下降,呼吸多深且慢,約14~l5次/ 分。

産婦因分娩時用力,產後疲憊思睡,故最好24小時內 臥床休息,之後宜在室內活動。早期活動可促進惡露暢流,有利於子宮復原,大、小便暢道,並可能防止盆腔或下肢靜脈血栓形成。産褥期還應保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,特別不能從事任何重體力勞動,以免發生子宮脫垂。

產後的飲食也十分重要。產後第一日可吃清淡易消化食 物。飲食以富於營養,保持足夠熱量爲原則。不應偏食。哺乳 母親更應多吃高蛋白和湯汁食物,並適當補充維生素和鐵劑。 紅糖是一種未經提純的糖,含有“雜質”較多,正是這些“雜質” 使得它比白糖具有獨特之處。紅糖除含有鈣、鐵、錳、鋅等元素 比白糖多以外,含有葡萄糖要比白糖多20~30倍,還含有胡 蘿蔔素、核黃素等,這些都是産婦十分需要的營養物質。

紅糖的另一個特點是易被人體吸收,産婦喝下紅糖水後很快感到全身發暖。因此紅糖被中醫做爲重要的溫補藥物,是很有科學道理的,産婦不妨多喝一點。

產後尿量增多,應儘早自解小便,以免脹大的膀胱妨礙子宮收縮。產後6~8小時仍未能自解小便,產後子宮底高達臍以上水平,或在宮底下方捫到有囊性塊物的上界,均表明有尿 瀦留,此時可採取鼓勵和幫助下床排尿;置熱水袋於下腹中 部,或用溫開水緩衝洗外陰,刺激和誘導膀胱收縮或針刺三陰 交、陰陵泉、氣海等穴位,如以上措施無效,應予導尿。

產後因臥床休息,腸蠕動減弱,加以會陰部傷口疼痛,常 有便秘。産時已灌腸排便者,產後2日內可無大便。便秘時應服輕瀉劑或用開塞露、肥皂水灌腸。有痔瘡者應防止便秘。

產後出汗多,夜晚尤甚,應勤換內衣褲及床單。溫水擦浴後,應立即用浴巾擦幹,以防受涼。飯前,哺乳前及大小便後要洗手。臥室應保持空氣清鮮流通,夏日防中暑,冬季防一氧化碳中毒。

每日可用溫開水,1:5000過錳酸鉀溶液或1: 2000新。 潔爾滅溶液沖洗會陰部2~3次,平時儘量保持會陰部清潔、乾燥。

產後8~12小時開始哺乳,如乳頭乳暈有垢癡,應先用熱肥皂水及清水洗淨,以後每次哺乳前後均用溫毛巾擦乳頭和乳房。哺乳時,母嬰均應取最舒適的位置。乳頭應放在嬰兒舌頭上方,並用一手扶托和擠壓乳房。乳房勿堵住嬰兒鼻孔。一 般以每3~4小時哺乳一次爲宜,每次約需5分鐘、以後逐漸 延長。乳汁不足時應補充牛奶。哺乳期限以10個月至1年爲宜。乳頭皸裂多發生于初産婦和哺乳方法不當者,輕度皸裂仍 可繼續哺乳,哺乳後應局部塗敷10%複方安息香酸酊或10% 魚肝油鉍劑,下次哺乳前洗淨。

產後24小時即可開始活動,指導産婦做健身體操,包括 擡腿運動、仰臥起坐運動、以增強腹直肌張力;縮肛運動,以鍛 煉盆底肌肉;還可做胸膝臥位,以預防或糾正子宮後傾。以上 運動每天做2~3次,每次10分鐘左右。

作爲育齡婦女,當她完成了孕育後代的偉大使命後,多麽希望自己能夠恢復孕前的體形和風姿。事在人爲,只要產後認 真護理自己,加強體育鍛煉,你定會實現自己的願望。

29.檢查胎兒絨毛細胞的方法

絨毛細胞檢查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産前診斷技術。

70年代,有人發現絨毛膜細胞脫落後,可存在于孕婦的宮頸 粘液中,這個發現爲預測胎兒性別提供了一條捷徑,它主要採用 一根細的塑膠管或金屬管,通過孕婦的子宮口,沿子宮壁插入,吸取少量絨毛,進行細胞學的檢查。

絨毛膜是胎盤的主要成分,它與胎兒都是由同一個受精卵分 化發育而成,絨毛膜細胞與胎兒細胞中的染色體是相同的,早孕第 40~70天時,胚泡周圍佈滿絨毛,這段時間是進行絨毛細胞檢查 的最佳時間,這比羊膜腔穿刺檢查(16~20周)的時間早得多。

絨毛細胞檢查主要用於瞭解胎兒的性別和染色體病,其準確性可高達90%以上。從近年來應用的情況來看,對孕婦未産生不利影響,對出生後的嬰兒,也未發生任何異常,它是一種較爲安全的極有發展前途的早期應用的産前診斷技術。

30.孕婦耳垂血中淋巴細胞Y染色質的檢查

爲了控制某些性染色體疾病和伴性遺傳病胎兒的出生,有時需要預測胎兒性別,孕婦耳垂血中淋巴細胞Y染色質的檢查,就 是其中的一種。

妊娠早期,胎兒的淋巴細胞可通過胎盤轉移到母體血中,因 此,取一點孕婦血液,就能得到混在母體血液中的胎兒淋巴細胞。 衆所周知,Y染色質爲男性所獨有,若在孕婦血中發現含有Y染 色質的淋巴細胞,就可斷定這個淋巴細胞來自母體內孕育的男性 胎兒,若孕婦血中未見到含Y染色體的淋巴細胞,推測胎兒爲女性。

孕婦耳垂血中淋巴細胞Y染色質檢查的方法是很簡便的:用針刺破孕婦耳垂,取血1~2滴,以熒光染料染色,然後在顯微鏡下 觀察。一般觀察200個淋巴細胞,Y染色質出現率在1%以上者可預測爲男胎,若出現率在1%以下者預測爲女胎。

這種方法在妊娠40天可檢查,如技術熟練,在初産婦中準確率可達90%以上,此方法對孕婦及胎兒均無任何損害。

當孕婦本身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她繼續妊娠,而孕婦懷孕不到36周,需要進行胎兒成熟度的檢查。因爲此時胎盤功能低下,如提前引産,就會生出一個不成熟的早産兒而發生胎兒死亡。如果瞭解胎兒的成熟度,採取一些措施以改善胎兒的成熟情況,經檢查測定,瞭解胎兒確已提早成熟,這時可以進行引産,達到提高早産兒存活率的目的。

胎兒成熟度的測定方法,一般臨床採用測量子宮底高度和腹圍,按公式計算胎兒體重,估計羊水來推測胎齡,對照未次月經日期,判定胎兒的大小及成熟度。另外通過B型超聲波檢查,測定雙頂徑等一系列指標,判定胎兒的大小及成熟度。

此外還可通過檢查母血中的胎盤泌乳素,雌三醇等生化指標的測定,瞭解胎兒成 熟度及胎盤老化的情況。

但近些年來採用生化方法進行羊水胎兒成熟度測定,採用測羊水卵磷酯/鞘磷酯含量的比值(L/S)和羊水泡沫試驗法,瞭解胎兒肺的成熟情況。當L/S等於2或大於2時,或羊水泡沫試驗陽性時,說明胎兒肺已成熟,當羊水中的肌酐值等於2或大於2%毫克時,說明胎兒的腎已發育成熟,若羊水中膽紅素完全消失,說 明胎兒肝功能已成熟。
32.胎兒監護儀及其他

胎兒電子監護儀可對胎兒做連續的動態觀察,是瞭解胎兒在子宮內情況的最重要手段。以往採用聽筒聽胎心,不能做連續記 錄,對瞬間的變化難以分辨,胎兒監護儀通過感測器將宮縮、胎心、胎動同時記錄在圖紙上,以判斷胎心的心動過速、心動過緩,或與 子宮收縮有關的胎心變異等情況,對於可能影響胎盤功能及胎兒 生長情況的過期妊娠、慢性高血壓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、慢性腎炎、糖尿病、貧血等妊娠綜合征患者,應用胎兒監護儀可測定胎兒的胎 盤功能是否正常,醫生可以從這些圖像表現出來的徵象中,瞭解所 需情況,及時採取措施,降低胎兒的死亡率。胎兒監護儀有利於胎兒發育的監護,是一種好方法。

此外還有胎兒超聲心動圖可以準確地診斷出胎兒心血管的發 育是否正常。胎心音監測電話,是一種胎兒心臟遙測技術。把傳 聲筒放在孕婦的腹部,把電話放在檢波器的喇叭上,醫護人員能通 過電話及擴音器傳導心音到胎兒心率監測器,列印出聲音圖像,供 醫生做出胎心情況的判斷。

33.妊娠與胎動

妊娠到四個多月時,子宮膨大加快,羊水增加也較迅速,胎兒的活動明顯增強,此時孕婦可感受到胎兒在子宮內的運動。

計算胎動次數就是爲了判斷胎兒在子宮內是否正常,正常的胎動是有規律的,一般1小時胎動次數不低於3~5次,12小時胎 動次數約30~40次以上。

由於種種原因,有時胎兒會發生缺氧,這時胎動就會因此而發生變化,次數減少或變弱。這是胎兒發出的危急信號,必須引起重視。胎動往往先於胎心音發生變化、若胎動變弱,次數減少甚至完全停止,說明胎兒在子宮內即將死亡或已經死亡。

計算胎動的方法簡便、安全,不需任何條件設備,孕婦只需在家裏每日固定時間,早、中、晚各一小時,自己計算胎動次數,然後把一日三次所測的胎動次數相加乘4,便是12小時的胎動數。

若12小時胎動數在20次以下或一小時胎動在3次以下,此時應連續地認真數12小時內的胎動,一旦發現胎動次數持續下降,或次數很少時,應立即去醫院做胎心監護檢查,奪取寶貴的搶救機會,挽救胎兒的生命。

34.産前宮內檢查

産前宮內檢查主要適用於多次流産或死胎的孕婦,或曾生過染色體畸變的胎兒或生過一個常染體隱性遺傳病的孕婦;或生過 畸形胎兒的孕婦;或孕期曾受病毒感染、放射線輻射,或服過致畸 藥的孕婦;或年齡在38歲以上的高齡初産孕婦;以及血清中甲胎 蛋白的含量異常增高的孕婦。産前宮內診斷,不同於産前檢查,不 必每一個孕婦都檢查。其檢查的目的就是早期診斷和發現異常的胎兒。

羊水檢查:
妊娠16~20周,抽取羊水進行檢查。 超聲波和X光檢查: 通過超聲波和X光檢查,可發現無腦兒、腦積水、胎兒的骨畸形。超聲波檢查還可以發現胎兒有否先天性心臟病及內臟的一些畸形。X光檢查,可通過羊膜腔造影發現體表、四肢的畸形。

胎兒鏡檢查:
胎兒鏡能進入羊膜腔,直接看到胎兒,並能從胎兒身上取血化驗。

産前宮內診斷,主要是要發現那些患有嚴重遺傳病或畸形的 胎兒,及早終止妊娠。如果胎兒正常,當然應該
做好孕期保健,等待自然分娩。


35.妊娠與超聲波檢查

超聲波檢查的方法有多種,目前産科臨床應用最多的是B型成像法,通過觀察圖形,作出診斷。

診斷早孕可在停經5~6周時發現妊娠。 確定胎兒情況産前檢查時,通常要到孕18~20周才能在孕婦腹部捫及胎動或聽到胎心,應用B超,在孕第7周即可見原始心 血管搏動,第8~9周可見胎動,孕9周起可見四肢活動。

此外對月經周期紊亂,計算孕周困難的孕婦,可根據胎囊的大小、胎兒的 坐高、胎頭的雙頂徑等算出正確胎齡。

確定胎位B超可以確定胎兒是頭位、臀位元,還能根據胎兒脊 柱位置判定胎兒是枕前位或枕後位;是腿伸直的還是盤腿的臀位。 此外,若是雙胎,B超顯像屏上可清楚見到兩個胎頭及胎體,並可見兩個胎心在跳動。

由於B超顯像僅能顯示胎兒輪廓及內部組 織,仔細觀察可及時發現無腦兒、腦積兒、脊柱裂、腦脊膜膨出、腸梗阻、內臟外翻、多囊腎、胸腹水及聯體雙胎等畸形。但是,六指、 六趾、兔唇、齶裂等小畸形較難診斷。

羊膜腔穿刺點定位某些遺傳病與性別有關,從優生角度考慮,要求及早瞭解胎兒性別時,需經腹穿刺羊膜腔抽取羊膜腔內羊 水做染色體檢查。在B超顯像儀指導下穿刺,可避免刺傷胎兒刺 及胎盤,提高成功率。

監護胎兒生長情況,在妊娠期間,在妊娠的不同月份觀察測量 胎頭雙頂徑、羊水、脊柱、胎動、胎心及其他情況,瞭解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。

瞭解胎盤情況B超對瞭解胎盤情況起很大作用。如妊娠晚 期出血,很可能是前置胎盤所致,通過顯像儀可以清楚看到子宮 壁、胎頭、宮頸和胎盤位置,亦根據胎盤邊緣與子宮頸內口的關係, 明確前置胎盤的類型和決定處理方案。

又如在超聲波檢查時,發 現胎盤與子宮壁間出現液性暗區,表現胎盤後有血腫形成,可診斷爲胎盤早期剝離。若超聲波檢查顯示胎盤小葉上出現環狀鈣化, 小葉與小葉之間呈暗區,提示胎盤過熟、需及早終止妊娠。

綜上所述可見日超檢查所起的作用巨大,能提供有關胎兒和應注意與這些疾病的鑒別。 患病會給患者身體、精神、經濟、生活和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和痛苦。治療又是被動的手段。最理想的是防患於未然,不得病。

具體預防措施是貫徹保健措施,加強孕婦體質。注意産 前衛生,正確處理分娩,嚴格執行無菌操作,縫合會陰切口要恢復正常的解剖關係。産褥期加強護理,注意衛生。

本文載自~http://www.howmama.com.tw/b5/t979/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莎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