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一項剛發表的最新研究打破了這些迷思。自然產的尿失禁風險
不但不比剖腹產高,而且有生沒生、生多生少(生產胎數),
都不會升高老年尿失禁的風險,其中最大、最明確的危險因子,
就是年齡。六十歲以上婦女,每增加一歲,尿失禁風險就升高四%。
年齡才是最大危險因子
這份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、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謝卿宏
上個月發表在「國際婦產科學期刊」(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
& Obstetrics)的研究,針對一千五百一十七名六十歲以上婦女進行訪問調查。
謝卿宏指出,自然產容易引發尿失禁,是以訛傳訛的結果,甚至
不少臨床醫師至今都還存有這樣的誤解,根據他近年完成的一系列
大型婦女尿失禁流行病學研究,以及這次發表的調查結果,足以
確認自然產並不會增加尿失禁風險。
這次隨機抽樣的研究對象是六十歲以上婦女,絕大多數受訪者採自然
產,少部分採剖腹產。進一步分析後發現,自然產與剖腹產均不會
增加尿失禁風險,其中自然產還可觀察到尿失禁風險較低的趨勢,
只是未達統計顯著。
糖尿病、高血壓也會增加風險
影響婦女尿失禁與否最大的危險因子,終究還是年齡。六十歲以上,
每增加一歲,尿失禁風險就增加四%。此外,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開過
婦科手術、切除子宮、藥物過敏、過重、吸菸者,也會增加尿失禁風險
,應儘量防範避免。
此外,謝卿宏指出。既然不管選擇自然產或剖腹產,都不會升高老年尿
失禁風險,這也意味著,婦女產後如果出現尿失禁,通常都不是生產
過程所造成,大多是懷孕過程中,因骨盆腔鬆弛等各種生理狀態的
改變導致。換言之,這些尿失禁個案的骨盆底,很可能在懷孕過程就已受傷。
而絕大多數的產後尿失禁,都是暫時性的,發生在生產後三個月內。
謝卿宏指出,不少婦女誤以為剖腹產可保護骨盆底,或基於怕痛,而捨棄
自然產而改採用剖腹產,其實都未必是正確觀念。自然產是上帝給人最好
的生產方式,寶寶經過產道擠壓後,也可獲得較完整免疫力,剖腹產的
發明則是為了解決難產。但他也強調,生產方式沒絕對好壞,只要經
醫師評估是安全的,就是好的生產方式。
本文載自~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2/new/may/14/today-life1.htm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