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依據衛生署公告的標準,發現3至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23.9%。
 
肥胖不僅引起健康方面的隱憂,諸如心血管疾病、第二型糖尿病、高血壓、

癌症等疾病(根據研究顯示,國人十大死因中與肥胖相關的疾病至少佔5%),

也可能對兒童的感覺統合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
根據臨床經驗,絕大部分的肥胖兒童都有動作上的問題。主要是因為肥胖造成
生理上的負擔,因而討厭運動,或逃避從事大肢體動作的活動,惡性循環下,
就會比一般人缺乏動作上的經驗。

不愛運動可能讓肥胖的情形更加嚴重,加上缺乏運動造成心肺功能與肌肉力量
(尤其是手部與腿部)的下降,一正一負之間,孩子的動作發展日益趨緩。

肥胖也是膝蓋的慢性殺手。

研究顯示,膝蓋在行走時,須承受4倍體重的力量,上、下樓梯時,更可能高達7倍以上,

因此對兒童尚未發展完全的骨骼帶來變形的隱憂(如O形腿)。

而在下肢骨骼變形與腿部肌肉力量下降後,膝蓋承受重量的能力日益衰減,

就會對行走帶來負面的影響,例如膝蓋疼痛、容易跌倒、關節扭傷等。因此,

連走路都有困難,更何況是跳躍、大跨步、單腳站、蹲下取物等高階動作。

在平衡方面,由於仰賴腿部各關節的密切配合,而在兒童時期,膝部與踝部關節更

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,如果上述兩個關節一旦發展不佳,即可能對平衡能力產生影響,

也減少前庭覺的正常輸入。

肥胖也可能造成動作上的阻礙,降低動作的幅度或者動作模式不良,因而容易受到
同儕取笑為「不倒翁」、「大笨豬」等。最後,肥胖所帶來的惡性循環雪球越滾越大,
甚至影響到未來的人格發展與成就。

以下提供5個增加肥胖兒童活動力的原則給家長參考,
也許短期間內無法順利降低兒童的體重,
但至少可以讓孩子的動作能力獲得改善。

●提升體適能,累積動作的能量。

●維持身體柔軟度(拉筋或柔軟操),避免關節受傷。

●增強手部與腿部肌肉的力量,讓動作更靈活。

●強化關節穩定度,讓動作更扎實。

●正向鼓勵兒童從事運動,避免言語的嘲笑。

(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)

原文載自~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1/new/dec/5/today-health5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莎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